国产化突围又一例 万向精工树立低转矩轮毂轴承单元新标杆?

国产化突围又一例 万向精工树立低转矩轮毂轴承单元新标杆?
2025-08-02 09:38:30 滚动消息
百度 他很感谢众多热心网友的帮助。

(来源:万向集团公司)

低转矩轮毂轴承单元作为传统轮毂轴承的升级版,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显著降低了轴承旋转时的摩擦阻力,同时保持高承载能力和长寿命,并有效降低车辆能耗,是新能源车的“热门”部件。由于技术门槛高,以S公司为代表的高端汽车品牌长期依赖海外进口产品。万向精工用实力说话,在拿下S公司的定点后,仅用15个月就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获得用户赞许。如今,低转矩轮毂轴承单元项目成功量产,在培育本土供应链的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助力国家“双循环”战略,成为万向精工的又一标杆项目。

01

背水一战 亮剑国产突围

“我们对你司的专业素养、责任心和执行力充满期待,对任何可能导致项目延误的行为都持零容忍态度。”当接下S公司的低转矩轮毂轴承单元开发任务后,随之而来的这封邮件,也让大家深感责任重大。用户的严肃申明,无疑在一开始就给项目上了难度。这份“生死状”,正式启动了万向精工的这场攻坚战——A项目前后轮低转矩轴承开发。

“在此之前,S公司从来没有将低转矩轮毂轴承单元交给过国内供应商,我们要拿出120分的努力让他们相信万向的水平。”项目负责人来林骏在项目会议上给大家打气。首次选择国产化合作伙伴,S公司十分谨慎,给出了一个终极条件——一次性路试定成败,仅提供单轮次装车路试机会,未达性能标准立即启用备选国际供应商。为了迎接这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役,万向精工在各部门抽调有高端项目经验的工程师组建了一支攻坚队伍,建立日清协调机制,为一次性通过做好万全准备。

02

攻坚破局 开发极致性能

谈起项目中最大的挑战,产品创新部副经理郭权笑着说:“现在做到了,所以回过头看好像什么都不难了。”之所以有这般底气,不只是时过境迁的淡然,更是身为技术人员对万向精工研发能力的自信。

技术上的难题从来都不是阻碍,大家集思广益总能解决。比如S公司提出一个痛点,要求做到相同大小下产品的极致转矩性能和极致成本,这意味着,要同时做到高的密封性能、低的阻力矩,并兼顾成本。这是一个“既要又要”的难题。项目组结合技术经验,通过上百组的参数对标,在工艺上实现了突破。为提高精确性,他们结合仿真模拟与实测数据,一次性就通过了设计评审。对标结果显示,万向精工的产品转矩比竞品还要低10%,成功将产品性能做到了极致。

03

众志成城 展现万向速度

“团结一心,果然能创造奇迹。”虽然技术难度高,但A项目前后轮低转矩轴承开发却是万向精工和S公司合作以来周期最短的一个项目,开发周期缩短了40%,仅用15个月就从定点到量产,这一万向速度让用户连连点赞。

既然用户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允许有纰漏,项目组就更要把“严谨”二字刻在骨子里。“不仅要快,还要好。”万向速度背后,是所有人拧成一股绳的精益求精。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了采购、智造工程、品质、运营、制造等多个部门。其中,技术开发和验证在万向精工,生产制造等在精工江苏。这样跨部门、跨地域的协作,必须绝对的目标一致才能保证每个环节的零失误。他们将时间表细化到最小单位,无论何时何地第一时间做到信息对称,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任何一环都不能掉链子。例如OTS审核这样的关键节点,精工江苏的同事们就曾连续两周加班到深夜,全力保障项目交付。最终,在众志成城的努力下,产品一次性成功通过路试。

随着首批低转矩轮毂轴承单元在车间下线,项目成功实现量产,这场漂亮的攻坚战,不仅攻克了低转矩技术难题,更展现了万向人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精神风貌。万向精工用实力证明,在高端领域,中国企业不仅能“做出来”,还能“做得更好”。未来,万向精工将继续围绕轻量化、智能化、低碳化持续迭代,巩固轮毂单元行业领先优势,勇于攻坚的万向人,也将持续向产业制高点进发,彰显新时代奋斗者本色。

      行业新闻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